以迭代产品的标准来看,威马W6在机械层面似乎略欠新意。然而账面参数不能代表什么,动态表现如何,开起来才知道。值得欣慰的是,威马W6在调校方面有所精进,特别是动力输出质感比起上代产品有了一定提升,初次上手就能把车开平顺,亲和力值得肯定。
威马W6的整车布置与EX6 PLUS相同,采用前置电机、前轮驱动方案。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60kW(218马力),最大扭矩为225Nm,绝对动力水平可以归为轻快的类型。官方数据显示,520km系列的0-100km/h加速时间为7.9s,620km系列的则为8.8s。
底盘方面,威马W6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和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,硬件规格与中国品牌同级竞品相当。看到扭力梁后桥,读者朋友们或许会略有微词。需要强调的是,扭力梁本身没有错,只是它更适合轴距短和质量轻的车型。反之,如果一款车的轴距长、重量沉,这种悬挂结构就需要更细致的标定,才能提供较好的驾乘体验。
此次试驾路线位于上海郊区,涵盖高速公路和郊区省道,部分路段铺装质量堪忧,很适合检验舒适性。从酒店出发,驾驶威马W6压过几组减速带,能够感受到底盘调校侧重舒适性,减振器回弹并不猛烈。随着车速的提升,这种印象得到了进一步印证,细碎颠簸处理得当。弹簧刚度较强,减振器“初段”也是偏硬朗的设定,高速变道比较稳定,只是烂路舒适性算不上尽善尽美。
威马W6提供了多个驾驶相关的可调节项,包括驾驶模式(ECO/COMFORT/SPORT)、能量回收(0/1/2)、转向助力(舒适/标准/运动)、刹车助力(舒适/运动)和电子稳定系统(正常/运动/关闭)。如果你追求线性可期的驾驶质感,又希望兼顾能耗表现,不妨将驾驶模式设为COMFORT,能量回收调为0或1挡,并选择转向标准+刹车运动。在这套组合下,威马W6的行为模式最为老道,特别是iBooster脚感惊喜满满。
编辑点评:智能电动车百家争鸣,如何才能脱颖而出?威马W6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科技为生活服务。无论是SOA自定义编程,还是AVP无人自主泊车,都指向了特定场景下的用户体验。智能科技的存在,目的是让车主享受到更多便利,绝不是为了新潮而新潮。科技升级为实用加分,从这个角度看,威马W6已然实现了迭代的初心。
精彩内容回顾:
根据消息显示,丰田汽车计划到2027年,期望推出多达15款纯电动车型,其中也包含了雷克萨斯品牌的车型。此外,丰田汽车还规划到2027年,将全球电动汽车产量提高到每年约100万辆,相比2024年的电动车产量提升至大约七倍。
日前根据海外媒体消息显示,梅赛德斯-AMG计划将于明年推出改款C63车型,届时新车将停售目前在售的2.0T四缸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,并采用全新大排量动力引擎。同时,新车也有望在明年下半年,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,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奥迪RS 5、宝马M3等车型。
随着长安马自达MAZDA EZ - 6全球化车型MAZDA 6e驶下生产线,标志着这款战略车型进入量产阶段。从设计、研发到生产,MAZDA EZ-6均严格遵循马自达全球统一的制造标准,它既是中国车,也是全球车。南京工厂作为马自达在华唯一新能源生产基地,汇聚了马自达百年造车工艺与长安汽车领先的电动化技术。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和精益管理模式,确保每一辆MAZDA 6e的品质都能达到全球顶尖水平。
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,MAZDA EZ-6全球化车型MAZDA6e正式驶下生产线,标志着这款全球化战略车型正式进入量产阶段。未来,南京工厂生产的MAZDA6e将同步供应欧洲、泰国等全球市场,以“中国智造”赋能马自达征战电动化新时代。马自达汽车早期曾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市场销售,后期与一汽、海南以及长安建立合资关系,打造了包括马自达6、昂克赛拉以及马自达323等诸多经典车型。
BJ40增程以近10万元的价格优势挑战坦克300。对比配置发现,BJ40增程在智能座舱(骁龙8155芯片+五屏联动)、越野装备等方面均达到同级领先水平。